[30]据巴利《教史》第六章及缅甸史等记载,第五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,考订校对圣典原文的同异,共同合诵,经过5个月完成。更将结集三藏文字,分别镌刻于729块方形大理石上,竖立于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中,寺外有45座佛塔围绕,今尚存于曼德勒古都。
[31]此次结集时间是在1954年5月17日卫塞节(佛诞节),主要目的在于团结佛教徒,增进上座部佛教的隆盛,提高缅甸独立国的地位。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岗上,建筑仿印度第一次结集时的七叶窟。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的刻文为依据,并广采斯里兰卡、泰国、柬埔寨、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,详作考订。此次结集除了邀请南传各国比丘参加外,北传国家比丘亦受邀观礼,费时二年多,至1956年(佛历2500年)的卫塞节完成结集,出版《南传大藏经》。
[32]以佛光山为例,早在1977年即成立“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”,集佛光山僧尼及专家学者数十人,经年累月,采各版藏经,作全经之考订,文字之校勘,以及经文之分段、逐句之标点,乃至名相之释义、经题之解说,并有经后之索引、诸家之专文等。《佛光大藏经》之编纂新修,分为以下类别:(一)阿含藏;(二)般若藏;(三)禅藏;(四)净土藏;(五)法华藏;(六)华严藏;(七)唯识藏;(八)秘密藏;(九)声闻藏;(十)律藏;(十一)本缘藏;(十二)史传藏;(十三)图像藏;(十四)仪志藏;(十五)艺文藏;(十六)杂藏。其中《阿含藏》、《般若藏》、《禅藏》、《净土藏》,皆已完成印行,并分赠教界及国内外各大学、图书馆等学术研究机构。目前正积极进行《法华藏》、《华严藏》等之编纂工作。另历经七年编纂的《中国佛教经典宝藏》一百三十二册,也于1997年圆满,付梓流通。